蔡鹏,男,1968年生人,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莲花爱心基金发起人、管委会主任,莲花爱心志愿者联合会发起人,北京爱心直通车队队长。
蔡鹏是个地道的老北京人,从小在四合院里长大,是个“热心肠”。由于父亲曾在空军服役,受父亲的影响,蔡鹏很有些军人情怀,再加上那个年代特别倡导“雷锋精神”,助人为乐的种子从小便埋在了蔡鹏的心里。
1987年蔡鹏19岁,中学毕业以后开始打暑假工赚钱,第一笔钱除去开学的费用,余下的钱蔡鹏决定拿去旅行。当时的蔡鹏对红军长征走过的路线非常感兴趣,想要去看一看。于是,他拿着暑假赚的钱就奔着九寨沟去了。从北京坐火车到绵阳,搭车到平武,到了九寨沟以后直奔松山草地、大五雪山而去。
2005年成立了汽车自驾俱乐部——鹏程万里国际汽车俱乐部,后来又收购了零玖叁壹俱乐部。
成立汽车俱乐部之后,蔡鹏开始组织一些经典的自驾游路线,其中,穿越西藏、罗布泊、中欧大陆等主题自驾线路在自驾穿越车友群落中有着较高知名度。7月,已成功组织“二连浩特-蒙古国-贝加尔湖-西伯利亚草原-满洲里”的中俄蒙之旅。近期还将发团”金秋贝加尔湖摄影之旅”(满洲里-西伯利亚草原-贝加尔湖)。
“5•12”大地震刚发生后,只能从电视、广播获取信息的蔡鹏对灾情严酷了解不深,直到第2天,撕心裂肺的哭声从楼下传来——邻居家保姆是都江堰人,她刚证实自己的孩子从都江堰“聚源中学”教学楼残砖断瓦下扒出,已没了生命气息。蔡鹏脑子中“轰”地一响,“出大事儿了!”心里有个声音告诉他:“必须干点什么了!”当时蔡鹏手头上运营着两个自驾俱乐部,号召车友长途运送物资不成问题。列了物资清单之后他开始在网上发布消息,募集送往四川的救灾物资,霎时间,从四面八方不知名的志愿者源源不断地送来物资,最后足足装了3大卡车。
与蔡鹏一同前往灾区的共有30辆汽车,物资齐全后,蔡鹏等人开始日夜兼程地赶路,地震后的第7天,他们赶到了绵阳北川中学,参加最后的搜救,清理遇难者遗体。后又辗转去了其他受灾点,将带来的所有抗震救灾物资全部发放。
震后直到年末,蔡鹏先后往返地震重灾区7次,经他组织的各类物资重达160吨,装满了8辆重卡。经过各种运转、分运,肩扛手提,跋山涉水,小山一般的物资被蔡鹏和他的车友志愿者团队一点点亲手交到了受灾群众手中。
6月初,蔡鹏来到了四川广元外国语学校,为青川县幸存的800名高三学生发放物资。其间突发暴风雨,还伴随着冰雹,把同学们的书都淋坏了,眼看高考已经近在眼前,同学们都急坏了,蔡鹏和北京交通广播电台的主持人牛力又想办法为同学们置办了新书。
8月14日,莲花爱心基金由此成立。蔡鹏说:“之所以叫‘莲花’,是因为莲花寓意着君子的品行。无论你的社会身份是什么,但在公益这件事上必须拿出君子的品行去做。”后来成立了莲花爱心志愿者联合会(简称“莲心会”),还与牛力共同发起了北京爱心直通车队。
成立莲心会后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资助受灾的孩子们上学。后来经调查,800个孩子里有700多个考上了大学,蔡鹏开始号召四面八方的人帮助他们,每人每年资助4000元。最后,奇迹出现了,所有的孩子都受到了捐助。其中,蔡鹏和他的志愿者朋友们一共捐助了130个孩子。
蔡鹏在朋友圈里说:“看着她们发自真心的快乐,我很欣慰,这证明从2008年开始,这十年我把人做好了。来到这世界不是为了做好人,而是为了把人做好。”
2011年蔡鹏走访凉山州,发现当地存在严重的重男轻女现象,很多家庭因为条件不好,为了省钱给男孩上学都会选择让女孩小学毕业后辍学。
看到这个现象以后,蔡鹏决定资助50个单亲的贫困女孩上学。在和当地的公益组织商量后,于当地的西昌民族中学成立了第一个莲花爱心女子助学班。这50个女孩来自周边的各个地区,从初中一年级学起,每年每人资助4000元。
第一年,蔡鹏和汽车俱乐部的车友们到学校看望孩子们,为孩子们送一些物资,当时学校最差的班就是女子助学班。于是,蔡鹏开导孩子们说,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开窍,而开窍的重点在于喜欢,没有知识的基础是做不成事儿的……孩子们把他说的话默默地放在了心里。
等第二年蔡鹏再去看望孩子们的时候,女子助学班成了全年级成绩最好的一个班。并且,因为女子班学习氛围好,校长和老师还把自己的孩子特意放在这个班。最后,中考时50个孩子里面有一半以上的孩子考上了凉山州的重点高中。
今年暑假北京之行结束后,5个彝族女孩儿在踏上了回程,在路上有一个女孩儿给蔡鹏发微信说:“蔡爸爸,谢谢您改变了我们的人生,还好那年您来了,我才有学上,我们真的是太幸福了。这次我们挣到的不仅是学费,还有一份社会阅历。蔡爸爸谢谢您给我带来的好运。”看到这些话,蔡鹏更加深信,这么多年以来的公益做对了。
除了救助单亲、失依儿童,莲心会也帮助一些家境贫困的大病儿童。10年来,蔡鹏组织车友及爱心人士累计资助各地贫困大学生1000多名,持续资助了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单亲“失依”儿童400多名。
现在,蔡鹏也正在推出一些公益自驾行得活动,想要在行走的过程中做公益,把公益变成自己生活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