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第九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番禺区东环街蔡边蔡氏大宗祠(光裕堂)、日泉、月泉入选。番禺区人民政府公布第二批番禺区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中,东环街龙美村张氏宗祠(敦睦堂)入选。至此,东环街共有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蔡氏大宗祠(光裕堂) 蔡氏大宗祠,又称光裕堂,位于番禺区东环街蔡一村阳平坊大街8号,是东环街蔡一村、蔡二村、蔡三村共同的始祖祠堂。蔡氏大宗祠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1922年扩大重建,1981年和2013年分别重修,占地面积1221.65平方米。 蔡氏大宗祠为四进二天井砖木结构,两侧有钟鼓楼,连接衬祠,与主建筑中间隔一条青云巷,主建筑包括头门、拜庭、中堂、后寝。整个建筑气势恢弘,装饰华丽,灰塑、木雕、砖雕、石雕惟妙惟肖,生动逼真。中堂悬挂“光裕堂”木匾,上刻“民国十一年岁次壬戌春月重建,建祠值理二十三传孙锦求敬送,蔡元培书”,据传是伟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所书。后堂右侧墙前保存有12幅1925年重建时南村镇乡民赠送的木屏风。蔡氏大宗祠曾开办光裕小学五十九年、螺山中学十四年,为本村以及邻村子弟接受文化教育、培养人才,作出极大贡献。现除祭祀祖先外,已成为后代同族子孙寻根问祖,团结家族、婚嫁喜宴的特定场所。
日泉、月泉位于东环街蔡边一村螺山岗脚下,是蔡边村神话故事《螺山的传说》故事发源地之一。日泉建于清光绪丁酉年(1897年),座南向北,占地面积17.48平方米。月泉建于清光绪丁酉年(1897年),座东南向西北,占地面积15.4平方米。相传日月泉泉水是八仙之一的铁拐李途径此地时敲出来的,日月泉水哺育着世世代代蔡边村民的健康成长,泉水清澈甘洌一年四季流淌不干涸,见证了长久以来蔡边村的发展和变迁。现今,仍然有不少的村民取水饮用。
蔡一村日泉
蔡一村月泉 龙美村张氏宗祠,又称敦睦堂。据《张氏族谱》记载,张氏宗祠始建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清乾隆年代进行大规模扩建,1914年和1999年分别重修。祠堂坐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606.39平方米。头门山墙端立扭头石狮一对,是纪念龙美四世祖南宋状元张镇孙所立。中堂悬挂众多匾额,记录着张氏先人显赫的功名,南宋“状元及第”、清咸丰年“振威将军”、清咸丰年“一等男爵加一云骑尉”。后堂悬挂1914年重修时由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张謇题词的“将相世家”木刻横匾。张氏宗祠至今保存完好,祠内仍能感受到张镇孙作为状元的荣耀和张氏宗族将相世家的威名。
龙美村张氏宗祠 据了解,针对新升级单位,文物部门将逐一划定“保护圈”等,力争让文物得到更好的保护。东环街将按照规范要求,进一步做好升级文物的“四有”工作。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桂来 通讯员 王汉文 东环宣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波 肖桂来 通讯员 王汉文 东环宣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