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发展历史 > 文章正文
天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娲乡武术蔡氏拳
时间:2021-07-07 15:27:10

娲乡武术蔡氏拳,是天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伏羲武术重要门派之一,太极神棍是中华西棍名棍。蔡氏拳历史较长,名人辈出;套路较多,拳棍为主;演技独特,以巧取胜;拳理科学,拳系完整;非遗文化,族人传承。


娲乡武术蔡氏拳,长期以来,秘不外传,在甘肃秦安蔡氏族人中传承六百多年,传人二十代,历经明、清、民国、新中国四个历史时期,流传至今的拳器套路七十多套,有徒手套路、棍械套路、对打套路三大类。蔡家拳,历史之长、套路之系统、器械之多、技击性之强在陇原武林中独树一帜,其身形、步法、手法、劲力、技击、拳理有独特的风格和长处,特色鲜明,完全不同于陇原武林其他门派,自成一门。蔡氏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省、市、县武协的大力支持下,进行了系统的挖掘整理,开始向社会公开展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是蔡家拳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三十多年,越来越多的武林同仁开始认识蔡家拳、关注蔡家拳。蔡家拳如今已成为娲乡武术代表拳种、中国伏羲武术重要门派、天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蔡家棍是中华西棍名棍。

一、溯源

据秦安县志和蔡氏家谱记载,秦蔡氏始祖蔡贵,军名蔡小,祖籍湖北武当山下,带艺从军,甘戍巩昌卫,明初甘屯于秦安县东十五里姜维城左孙蔡村,子五。二代祖蔡邑,明天顺---成化年间在河南嵩山少林寺修行学武数十年,深得少林拳真谛,后游学四方,博采众家之长,年老归隐故里秦安县兴隆寺,将所学武艺悉数传给蔡氏族人,姜城传艺十八般,少林神拳走四方。蔡家拳源自武当,学自少林,属少林兼武当拳种,经过数百年的沙里淘金,世代相传,蔡家拳以拳棍套路为基本,器械套路为特色,是古成纪秦安这片热土上,培植的一朵武林奇葩,风格独特,特色鲜明,属中华传统武术之一。

二、传人

蔡邑,秦安县蔡家拳武祖;蔡赟(邕),字致远,山东费县县尉,明嘉靖年与胡缵宗等人尊称“陇川九逸”,武术以二十八宿硬棍闻名,是蔡家拳二代传人,与蔡氏三只虎齐名;据秦安县志记述,仅清朝年间,秦蔡氏族人考取武进士一人,武举人五人。清后期十三代传承人蔡武林,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进一步发展了蔡家拳,使基本套路更加清晰,拳系更加完整,筛选归类的七十多套路,成为蔡家拳的代表套路,传承至今;十七代传承人蔡四信,孙承祖艺,集七十二套拳技于一身,一生农耕习武,以春秋大刀、太极神棍闻名;十八代传承人蔡金钟,中医针灸、书法、武术是人生的缩影,以长重器械、双器械见长;十九代传人蔡成明,八卦掌功力深厚;十九代传人樊小成,枪法精湛;十九代传人蔡来生、蔡贵生、二十代传人蔡二娃,接棒前行,承继传统。二十一世纪,蔡家拳四世同堂,二十多年低谷期的坚持坚守,使蔡家拳这一武林瑰宝,得以原汁原味传承和发展。

三、套路

蔡家拳拳械基本套路70多套,主要有:拳术、棍术、枪术、刀术、长重兵器、短软双兵器六大类。

拳术类:少林童子拳、少林洪拳、长形八卦掌、梅花桩、佛掌、九宫太极八卦掌、太极拳、佛功十二套、大八功十二套、大燕青拳、小燕青拳、燕青捶、山西母子、镇江母子、拳捶母子、样捶母子、八虎拳、鹰拳黄鹰抱头、十八捶、打虎拳等20种

四、特点

蔡家拳饱含深厚的娲乡文化底蕴,凝结着秦蔡氏族人自强不息的奋斗拼搏精神,是六百多年蔡氏武术传人汗水、智慧、勤劳的结晶,是蔡氏族人的荣耀和自豪,是留给后人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古成纪秦安历史文化的一个符号,承载较多的乡土原生态文化和历史痕迹。有以下特点:

1、历史较长,名人辈出。明初至今,传承六百多年,传人二十代。县志记载,仅清代,秦蔡氏族人考取武进士一人,武举人五人。

2、套路较多,拳棍为主。传承至今的七十多基本套路,拳术二十套,棍术三十大套。

3、演技独特,以巧取胜。蔡家拳层次分明,一脉相承,以套路展示拳术,重实战,搏击性强。五大条子棍、三大琵琶棍、单双盘龙棍、凤凰雏、二十八宿硬棍、太极神棍是蔡家拳的代表棍术。一步八棍是基础棍法,一步三棍是基本棍法,三步一棍、一步三轮、一轮三折是核心棍法,三度(力度、速度、角度)合一,意到棍至,寸劲发力,绕圆直击,虚虚实实是棍术要诀,对棍实战,金刚抱柱,步罡踏斗,随棍、圆棍应招,弧线、圆线变换,以巧取胜,不以力争衡。太极八卦掌,熊、龙、狮、鹰、虎、猿、龙虎、佛八路掌法,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以内为主,内外结合,刚柔相济,迎风接进随自然,克敌制胜在瞬间,手打三,脚打七,多管齐下,动则进入对方身后,完全不同于社会流行的八卦掌,属全国稀有拳种。

4、拳系完整,拳理科学。蔡家拳有徒手套路、器械套路、对练套路,拳、棍、刀、枪套路中有基本套路、精华套路,有长重器械套路、短软双器械套路,拳系系统;拳理科学,以阴阳平衡、刚柔相济为宗旨,妙在圆中,变在圆中。秘诀是:阴阳变换、虚虚实实、长拳短打、手至足也到,四两拨千斤。特色是:演形大拙,攻防巧重,拳理圆转。祖训是:德为尚,贵神悟,强族人。

5、族人传承,影响面小。五百多年,族人传承,传人传承,封闭传承,社会影响面小,外姓传人少,社会知晓度低。

6、武林瑰宝,非遗文化。蔡家拳2009年被列为秦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被列入天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争取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蔡家拳拳系之完整,套路器械之多,搏击性之强在甘肃武林中并不多见,是武林瑰宝,应倍加珍惜,发扬光大。

五、综述

蔡家拳源自少林武当,历经明、清、民国、新中国四个历史时期,六百多年,二十代传人,流传至今的七十多套路,以太极八卦掌、太极神棍、太极春秋大刀、十三板枪、二十八宿硬棍为其精华。太极神棍,棍法圆活,声东击西;蔡氏八卦掌是全国稀有拳种,掌法简捷实用,和社会流行的八卦掌法完全不同;太极春秋大刀,活步活手活刀,技法新颖,灵活多变;十三板枪,一点三枪,立圆平圆变化;市志记述,秦安孙蔡家蔡邕以二十八宿硬棍自成一门。

蔡家拳以强身健体为尚,搏击实战见长。坚持习练,循序渐进,不但可活动筋骨,舒展肢体,磨练意志,练力练智,增强体质,而且可常纳大自然之精华,激发内在活力,活血扶正,延年益寿。搏击重偏门攻防,直线进击,后发先至,因势利导,以巧取胜,不以力争衡,步罡踏斗,弧线变换,上中下三盘划圆,左右划圆,前后划圆,平圆立圆斜圆,大圆小圆半圆,精妙变化均发自圆中。

蔡家拳是数百年来十几代武术传人勤劳智慧、自强不息的精神的结晶,是世代相传的真宝,是凝聚人心、弘扬正气、展示交流的平台。明“陇川九逸”蔡赟,文武兼修,嘉靖年间在秦安当时名气较大,故蔡家拳有蔡赟武术之说;清蔡氏拳功名最高的是六代传承人蔡潮,乾隆庚戌科武进士;近代传人蔡武林、蔡有全等人,精研蔡家拳,对蔡家拳的传承发展,倾注了毕生心血;十七代传承人蔡仙,娴熟七十二套拳技,承前启后,贡献最大,没有蔡仙的奉献,就没有蔡家拳的今天;十八代传承人蔡金钟,风雨奔波,几十年如一日,竭力展示宣传蔡家拳,一席之地的赢得来之不易,对蔡家拳资料进行挖掘整理,对蔡家拳术奥妙的理解越来越深刻,颇有体会。蔡家拳从乡村一隅走到今天,成为娲乡武术代表,伏羲武术之一,彰显传人平凡中的伟大。继承和弘扬这一传统武术文化,更多的是历史责任,是对前人的尊重和崇敬。

蔡家拳这一传统武术,历经数百年长盛不衰,在新时期全民健身行动的大潮中,倍加珍贵,作为娲乡武术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保持特色,与时俱进,是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蔡家拳传人,应更加努力,迎接挑战,开创美好的未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sjcswh@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