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蔡氏文化网 这个引来新华社专门发文怒斥的“公摊面积”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买房子有公摊面积,全世界唯有中国。一百平方的房子,实际上只有70平,甚至有些还不到。
一.避免天怒人怨,有效“降低了房价”
如此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摊面积,自然是无法在别国找到先例的。欧美国家一般都是按“室内面积”来计算房价,比方说美帝某个住宅楼的某套房的“室内面积”有一百平方,房价折合成RMB是一百万,那么单位房价就是一万元/平方。
而我们国内的开发商一看按照国际通行的计算方式来换算,自己的房价简直高的可怕,为了避免惹得天怒人怨,创造出了“建筑面积”这一概念,以此来计算房价。
在众多的楼市数据中,这些房价通过一系列包装,全部大幅缩水。所以,通过“公摊”这个概念,我国在国内统计房价时,通过“建筑面积”这个基数,不动声色之间便大幅拉低了房价,于是楼市就在政府和开发商合力粉饰出的太平之中,继续一路高涨。
二.利用公摊这个概念,可以更好的无中生有
关于公摊面积,还有一个很老的梗,可能大家都听过:
每一个小区的所有房子的公摊面积加起来,一定会超过这个小区的实际公摊面积。
大概这就是所谓的1+1>2了吧。
一般来说,业主对自己房子的室内面积是可以测量,也是很容易测量的,但公摊面积呢(摊手)咋量?
公摊面积可不仅仅光是电梯和过道哦……
其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而且还包括套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以水平投影面积一半的建筑面积。
甚至有的小区,连独立使用的地下室、车棚、车库,为多幢服务的警卫室、管理用房、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都给你计入到公摊面积中。
你没看错,国家法律明文规定这些都不算公摊,真是特么搞笑!
作为业主,你当然可以拿着尺子仔细量你的家,甚至也可以量一量楼梯过道,电梯……难道你能把上面这些全都量了吗?
假定还是之前说的那套住宅,只要能无中生有多计入一平方的面积,那么总房价就能多收一万元,那么一千套就是一千平方……更何况,以我国房地产商的机智,只多计入一平方你也太瞧不起他们的聪明才智了。
三.公摊面积更有利于收取物业费、暖气费等相关费用的机构组织敛财
物业费大家都清楚,是按照平方收的,70平方和100平方收的钱差了将近40%。
有人说,如果不交公摊面积的物业费,就没有人来打扫过道、电梯的卫生等等,所以必须交呀!
那你有没有想过,室内面积你倒是交了物业费,但是物业有派过人到你家来打扫卫生吗?
室内的物业费本身就包含了这些所有的费用,所谓的“公摊面积”的收费不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重复收费”罢了。
更搞笑的是暖气费也是坚定不移地按照建筑面积来收取。
可过道有暖气吗?垃圾道有暖气吗?变电室有暖气吗?
设备间及公共门厅有暖气吗?
分隔墙上有暖气吗?
但这些可都是一平方一平方要收暖气费的,谁来交?
当然是“不差钱”的业主了。
大家都是“建筑面积”,业主虽然明知道不公平,但总体来说是模糊的,也没办法,但如果把“建筑面积”换成“室内面积”,这种违和感立马就呼之欲出了。
所有人都知道对“公摊面积”收取物业费和暖气费是荒谬的行为,但又有什么办法呢?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在一个物业可以对小区业主为所欲为的国家,挨宰是必然的,区别的只是宰多宰少罢了,遇见再宰的少的,你或许还会夸赞一句够实惠。
欧美的房地产商对我国那叫一个羡慕嫉妒恨,只恨腐朽的帝国主义国家法令滋彰,惯坏了一群刁民,动不动就喜欢打官司。
2021年“公摊面积”将全面取消吗?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房子在安顿和结婚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国人历来非常重视房子,买房可以说是刚需。
不过,目前的房价对于刚需购房者来说,依然不是特别好。在三四线城市,每平方米的房价都在大几千甚至万元以上,而在一线城市,一套房子动辄上百万甚至上千万。
因此,年轻夫妇往往需要父母的帮助来补足房子的首付。而即便是交房,也有可能出现一个新的问题摆在购房者面前:即将交房的房屋仅为合同规定的实际居住面积的70%,剩余面积计入所谓的“公摊面积”。
这样一来,就意味着购房者不仅需要支付房屋的公摊面积,而且购房后还需要支付更多的物业费和取暖费,这对购房者来说显然不划算。
因此,公摊面积成了所有买家的“眼中钉”。
最近,有人说“公摊面积将在2021年完全取消”,这消息是真的吗?
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公摊面积的范围。长期以来,在中国,买房有两个领域。一是单位内部面积,即购房时真正可以使用的面积。另一个是建筑面积,即单位内部面积+公摊面积。
共用区域范围包括大堂、公共大厅、走廊、走廊、电梯大堂、楼梯间、电梯井道、电梯机房、垃圾通道、管井、水泵房、消防通道、动力室、值班门卫室等;以及为整栋楼服务的公共住房和物业管理住房以及为整栋楼服务的其他专用设备住房。由此可以看出,公摊面积的范围确实不小。
一开始,公摊面积在香港发展起来。谁也说不清是谁发明了公摊面积。有人说是李嘉诚,也有人说是霍英东。无论是谁发明的,香港已在2013废除公摊面积这是事实。
从香港到内地引入公摊面积后,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标准不足、管理混乱等。未来随着住房精装修政策和房产税的出台,公摊面积的不公平可能进一步加剧,各种矛盾也会更加突出。因此,是否取消公摊面积确实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事实上,官方媒体已经就公摊面积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例如,新华社官方媒体在一篇文章中指出,成本分担的不断增加损害了购房者的利益和房屋交易的公平性。后来,《经济日报》也驳斥了反对废除公摊面积的观点。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对共享面积问题作出了16字回应。在2020年出台的《住宅项目规范(草案)》中,明确提出是否取消共有面积:住宅建筑应该按照套内面积进行交易。虽然只是征求意见稿,但可以看出,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公摊面积的不合理性,对是否取消公摊面积给予了高度重视。
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取消公摊面积的文件,但各种信号表明,取消公摊面积在未来非常有希望。但是,由于目前涉及的利益和人员众多,取消公摊面积的问题不能搞“一刀切”。
如果以后真的取消了公摊面积,对于已经买房并缴纳分摊费用的人来说,将会有一个新的问题需要解决。
分摊的费用会有相应的补偿吗?答案是:不可能有任何补偿。因为补偿成本巨大,国家和开发商都负担不起。
若按一个小区2000户来计算,公摊面积是20%,房价是每平方米2万。那么开发商公摊面积只能补偿2000户,购房金额高达4亿元,据我们粗略计算,这还不包括其他相应的物业费、取暖费、房屋维修资金等,中国数百万居民区的总补偿成本可能高达100亿元人民币。
[世界蔡氏文化研究(北京)中心于2014年7月28日在北京成立,是正式登记合法注册的集体所有制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08306529054D。世界蔡氏文化网(http://www.sjcswh.com)由世界蔡氏文化研究(北京)中心主办。世界蔡氏文化网(http://www.sjcswh.com)以弘扬蔡氏文化,传承蔡氏文明为宗旨。世界蔡氏文化网(http://www.sjcswh.com)是一个综合性、公益性、研究性传播蔡氏宗亲文化信息的平台,为蔡氏宗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