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蔡氏文化网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些话大家说得很随意,听起来也很自然。就比如戴帽子、穿衣服、上厕所、下厨房……而如果换一个说法,说成是穿帽子、戴衣服、下厕所、上厨房,就会觉得很奇怪,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那今天就来谈一下,为何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说法是上厕所而不是下厕所,是下厨房而不是上厨房。
实际上,之所以会有“上厕所、下厨房”的说法,主要是三个原因,分别是建造原理和文化、厨房和厕所的构造不同、五行八卦。
在古代,建造房子的时候,都讲究一个坐北朝南,认为这样建造出来的房屋才会让家里更加和谐。虽然现在城市中建造楼房,已不怎么讲究这些了,但从科学角度来说,坐北朝南的走向是有道理的。特别是居住在北半球,房屋朝向南方才能更好地获取太阳,家里才能得到更多阳光的照射。而阳光可以杀菌、让家里不潮湿,所以古代建造房屋,大多遵循这一原理。
此外,在古文化中,以北为尊,去北方叫北上,去南方叫南下,所以古人的房屋布局中,一般主卧在北方这个方位。茅房不能距离卧室太远,所以古代茅房大多是建在东北角,方便前往。
而又因为厕所味道大,为了不影响到厨房,所以厨房必须和厕所隔得比较远,一般在南边,远离厕所和卧室。如此一来,不仅可以防止窜味,还可以有效避免火灾发生。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古代的厕所在偏北方向,厨房在偏南方向,去厕所是往北走,所以叫上厕所;去厨房是往南走,所以叫下厨房。随着几千年的流传,上厕所、下厨房的说法也流传至今。所以,如果把去厕所或厨房改成下厕所、上厨房,则显得颇为怪异。
古代的茅房和现代的厕所在构造上不一样,现如今的厕所大多是西式的马桶,而中式的厕所则是蹲坑形式。特别是在农村生活过的小伙伴,应该对农村的旱厕多有了解,由于是蹲坑,脚踏的两边会垫很高,所以需要站上去,说久了便成为了上厕所。
相比而言,厨房的地势要略低一些,所以叫作下厨房。古代厨房和现在的厨房也不一样,在古时候,做饭会用到灶,灶里面有个坑,才能把锅放下去。坑即低洼,所以去厨房就叫作下厨房了。
[世界蔡氏文化研究(北京)中心于2014年7月28日在北京成立,是正式登记合法注册的集体所有制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08306529054D。世界蔡氏文化网(http://www.sjcswh.com)由世界蔡氏文化研究(北京)中心主办。世界蔡氏文化网(http://www.sjcswh.com)以弘扬蔡氏文化,传承蔡氏文明为宗旨。世界蔡氏文化网(http://www.sjcswh.com)是一个综合性、公益性、研究性传播蔡氏宗亲文化信息的平台,为蔡氏宗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