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艺术
当前位置:首页 > 书画艺术 > 文章正文
蔡尔雅绢画精巧瑰丽
时间:2021-08-07 08:41:03

    世界蔡氏文化网  一坐下来,由《画品》的六法开始,到国画的起源,再转而到欧洲的文艺复兴,蔡尔雅有条不紊的讲解让记者上了一课中西艺术史;接下来是他个人在绢画中西糅合的探索与经验分享,这又让记者上了一门艺术技巧课。对艺术史、艺术理论与艺术技巧如此认真深研的人,他的作品是怎样的?今天开幕的“蔡尔雅绢画展”,可让参观者细意品尝。


  顾名思义,展览以绢画为主,西方的油画画在帆布上,我国的国画画在宣纸上,“最早的画在新石器晚期或之前已出现了,动机是与灵魂与死亡挂,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帛画,用以招魂,类似旌幡。在西汉马王堆出土,一幅盖在棺材上的T型帛画,是中国第一张画在布上的画。共有上中下三层,象徵天地人。到了隋唐,逐步脱离灵魂的作用,有了宴会、人物、山水等题材。到了清朝,为了兴建圆明园,康雍乾时期请了意大利传教士担任建筑、装饰设计,郎世宁是其中最出名的。他为了皇帝的要求,要在绢布上画画,却将西洋的技巧如明暗对比、黄金分割等融入绢画中。”

  擅长绢画的蔡尔雅有“现代郎世宁”之誉,不同的是郎世宁先画西洋画,後画国画,蔡尔雅则有深厚的书画根基,才远赴比利时学习西洋艺术。


  “我画画不是一条直线,遇过好多冲击。”蔡尔雅点起一支烟,吐出许多弧线的烟云,诉说他的艺术历程∶“不知为何,小时候已热爱中国文化,我有好多小文玩,又爱用盅饮茶。有部分是受家里影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较少人用打字机,爸爸请了一些伙记,专门以毛笔书写,那些蝇头小楷影响我爱上学书法。”

  蔡尔雅的父亲是风水名家蔡伯励,那个年代,仍要与其他行业的人分租一个大单位,其中一位中医林少明,後来进了培英中学的梁锡峰老师,都在蔡尔雅心目中,是重要的启蒙老师。到台湾中国文化学院攻读美术时,又得到江兆申、欧豪年、李奇茂等名家的指导。“七十年代香港学位不足,许多人往美加读书,当时的社会流行中文,我一见TOEFL试的书已被吓坏,所以才到台湾学习。後来在台湾的学长引荐下,到比利时学习西洋版画、素描及油画。在那里,传统中国画没有市场,当地人对中国画根本没有素养,对中国的认识只停留在丝绸、陶瓷的阶段。我只好放弃了国画。”

  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回来。到了八十年代,蔡尔雅开始探索绢画创作,并把他学成的西方才艺,结合中国传统画法,“我的画由水彩、粉彩(补色)及油彩(定色)三过程。绢画重视细节,猫的需毛都须细腻观察描画,其细致甚至超过摄影,但我有时会拍下照片来参考,为的是让那些颜色更符合人的视力素求。”听蔡尔雅讲他的创作,也是一个有趣的过程。

  在比利时,蔡尔雅曾受到超现实主义名家Demunder的指导,他认为,超现实艺术与中国画有点相似,“将不同的符号,放在一个空间,好多思想,用不同手法呈现。”他的作品《孤树雄鹰》,屹立枝顶的一苹孤独的鹰,背景是阴云掠过的夕阳,树干下却张罗蜘蛛网,这孤独鹰是蔡尔雅对一些社会现象的感怀,至於所指为谁,观者可自行想像。

  精巧瑰丽的绢画,过程繁复。蔡尔雅说,任何一种中国画,都不能有心浮气躁的心境,画时聚精会神,以至用上腰力、丹田之气。“西洋画是用於生活的画,中国画是与命与气息息相关。”所以这次展览的题目是“气韵生动才真似”一点也不出奇。“这是六法的第一,画家的要求,最後一个结果是有没有生命力,色彩润泽、不会枯燥。”由他画的花鸟小动物,可见蔡尔雅对自然新生的怜惜与珍爱,“我特别爱画小动物,尤其是初生的小婴儿,最好是成双成对的,满载生命气息。”当然,受到父亲的影响,蔡尔雅在画作中无形地融入了阴阳八卦的易经概念,来塑造画作的空间关系与对比。



世界蔡氏文化网世界蔡氏文化研究(北京)中心于2014年7月28日在北京成立,是正式登记合法注册的集体所有制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08306529054D。世界蔡氏文化网(http://www.sjcswh.com)由世界蔡氏文化研究(北京)中心主办。世界蔡氏文化网(http://www.sjcswh.com)以弘扬蔡氏文化,传承蔡氏文明为宗旨。世界蔡氏文化网(http://www.sjcswh.com)是一个综合性、公益性、研究性传播蔡氏宗亲文化信息的平台,为蔡氏宗亲服务。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sjcswh@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