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搓、捏、压、拍……一双巧手上下摆弄,再借助一些自制的牛角工具,原本看上去软塌塌的面团竟然神气活现起来。在蔡晓霞工作室,记者见到了这位“面塑达人”,此时她正聚精会神地沉醉在自己的手作世界里,细心创作。
活用双手捏世界
1984年出生的蔡晓霞是如皋供电公司的职工。在她的记忆中,祖父总是戴着老花镜,拿着塑刀,专心致志地塑造着掌中的面人。灵巧的双手、精细的工具,一个个圆滚滚的面团便被塑造成了色彩鲜明、栩栩如生的人偶。从小耳濡目染,让蔡晓霞对面塑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感情。参加工作后,她仍然将面塑当成自己的兴趣爱好。
“面塑不仅是我的爱好,它也是中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传统的老手艺,所以我就想着去立项,再进行下一步的传承。”2018年,蔡晓霞将“蔡氏面塑”进行了申报、立项,并很快通过了申请。
“蔡氏面塑”是以如皋地区特有的面粉、长糯米粉等为原材料,经蒸煮、冷却、揉、捏、揪、挑等数十道工序形成的手作。作为蔡氏面塑的传承人,蔡晓霞引文化入面,形成了独特的闲适中庸、造型典雅的作品风格。蔡氏面塑多取材于历史,作品充满古风名画韵味,以塑造精致人物见长,是出于俗而脱于俗的绝美艺术。
巧用面团塑风情
传统的面塑以写意为主,而蔡晓霞则更偏写实。她介绍说,大多数面塑师傅在塑造人物时,往往从形体到服饰一气呵成,自己则是先搭好骨架,再塑造躯体,然后再给人物“穿”上服饰。虽然这样做会大大延长创作时间,但有助于提高造形的准确度。
“虽然我不敢说自己一定能在面塑领域开宗立派,但我希望能给大家展示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可爱的传统卡通形象、刚烈的武将、柔美的女性身段……这些面塑作品形态各异、神情不一,有的灵动活泼,有的闲适慵懒。关于面塑艺术,蔡晓霞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
“这是我近期完成的作品,灵感来源于敦煌壁画。”蔡晓霞向记者展示了她新近完成的作品,层叠飘逸的裙摆、婀娜纤细的身形、清秀细腻的面庞……整个作品造型别致,面部表情栩栩如生。“传统的面塑作品没有明确的色彩要求,我的作品颜色都是经过多次调试的。比如男性人物形象比较刚强,就要用油彩调色;女性形象要柔美,我就用水彩来调色。”蔡晓霞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与众不同,给观赏者留下深刻印象。
多元结合铸精品
工作室里,蔡晓霞塑造的董小宛、冒辟疆、胡安定等如皋历史名人形象再现了相关的历史故事,真实再现了当时的人文场景。2018年2月,蔡晓霞制作的“董小宛”面塑作品获全国首届《金手指奖》泥面塑作品评比大赛金奖。
不仅如此,蔡晓霞还将日常工作中产生的灵感,通过作品来进行展现。2018年7月,她制作的面塑作品“电亮中国”获第二届“中华杯”中国民俗文化艺术作品评比大赛金奖,该作品的题材取自国网系统内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普通劳动者。2018年11月,她制作的《Royal Family》赴英国伯明翰参加Cake Internationnal比赛获得A组“25周年特别纪念组”金奖第一名。
创作的过程就是自我突破的过程。蔡晓霞说:“现代人比较浮躁,静不下心来。其实只要找到自己喜欢的一件事情,静下心来把它做好,享受这个过程就好。看一件作品从无到有,我会有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正是这样的力量支撑着我走到现在。”
世界蔡氏文化网[世界蔡氏文化研究(北京)中心于2014年7月28日在北京成立,是正式登记合法注册的集体所有制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08306529054D。世界蔡氏文化网(http://www.sjcswh.com)由世界蔡氏文化研究(北京)中心主办。世界蔡氏文化网(http://www.sjcswh.com)以弘扬蔡氏文化,传承蔡氏文明为宗旨。世界蔡氏文化网(http://www.sjcswh.com)是一个综合性、公益性、研究性传播蔡氏宗亲文化信息的平台,为蔡氏宗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