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畅(1900-1990),原名蔡咸熙,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 ,晚清名臣曾国藩之后,无产阶级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领导人之一。
蔡畅是红军长征年龄最大的女红军 ,中国妇女运动的领袖和国际进步妇女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全国妇联第一至三届主席、第四届名誉主席,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七至十一届中央委员。
蔡畅是清代著名将领曾国藩的后裔,光绪二十六年四月十六日(1900年5月14日)生于湖南双峰县荷叶光甲堂,乳名毛妹子,是父母的第六个孩子。在故乡群山环绕的紫云峰下,毛妹子随兄姊割草放牛,栽花种豆,捉蝴蝶,采野果,度过了欢乐的童年。
母亲葛健豪有着刚强的个性和坚定的政见,蔡畅兄妹成为共产党人,受母亲的影响极大。1913年,接受革命思想影响的母亲变卖自己的衣服和金银首饰等妆奁,带着儿子蔡和森、女儿蔡咸熙(蔡畅)及蔡畅的姐姐蔡庆熙一起进学校求学。和母亲一起在学校读书的日子,是蔡畅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中的一段。她非常珍惜母亲为她争得的学习机会,读书异常刻苦,每天直至深夜还抱读不倦。因而她成绩十分优秀,一连跳了好几级,只用了两年时间就读完了别人四五年才能学到的功课。
母亲在高级小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办了一所学校并自任校长。为了节约开支,蔡畅转到母亲办的学校读书,兼教音乐、体育课。十三四岁的蔡畅上音乐课时,要站在板凳上讲,后排的学生才能看到她。
正当蔡畅潜心读书之际,父亲蔡蓉峰从上海回到家乡,他素来认为女孩子应擅守“娘家做女,莫出闺门”的古训,因而对蔡畅上学读书很看不惯。这年夏天,他到一家地主家去了几次,就擅自接受人家500元光洋的聘礼,将蔡畅许配给这家做小媳妇。一心想求学上进的蔡畅,得知这一消息,犹如五雷轰顶,惊呆了。
母亲对丈夫为了几个钱就把女儿往火坑里推的行为极为愤慨,更何况蔡畅又是这样一个好学上进的孩子。她面对丈夫的疯狂举动,表面不动声色,暗地里下决心让女儿逃走。在母亲的支持下,蔡畅逃婚长沙,考入周南女校音乐体育专修科,改名蔡畅。1916年春毕业后留校任体育教员。
1919年,发起湖南女界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有力地推动了国内妇女运动的深入发展。
1925年,协助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领导妇女运动,领导的中共两广区委妇委为引导妇女走上彻底解救的道路,领导妇女积极参加支援省港大罢工,支援北伐战争,推动了两广地区以及全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1926年,领导建立江西、湖北两省妇女解放协会,使两省妇女解放运动迅猛发展。
1927,作为中共五大正式代表,坚定拥护中共历史上“正确路线”。
1931年,引导苏区广大妇女投入农业生产而成为生产主力军,解决苏联后方农业生产劳力紧张。
1934~1936,参加长征,宣传鼓动,提高士气。
1934年,和平收服宁夏、甘肃、陕西交界的定边地区回民族。
1941年,提出中国妇运史上著名的“四·三决定”,使妇女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
1945年,组建东北局妇委,使全东北妇女走上了翻身解放的道路。
1947~1948年,先后两次代表中国解放区妇女联合会,开拓了中国妇女的国际交往。
世界蔡氏文化网[世界蔡氏文化研究(北京)中心于2014年7月28日在北京成立,是正式登记合法注册的集体所有制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08306529054D。世界蔡氏文化网(http://www.sjcswh.com)由世界蔡氏文化研究(北京)中心主办。世界蔡氏文化网(http://www.sjcswh.com)以弘扬蔡氏文化,传承蔡氏文明为宗旨。世界蔡氏文化网(http://www.sjcswh.com)是一个综合性、公益性、研究性传播蔡氏宗亲文化信息的平台,为蔡氏宗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