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资讯 > 文章正文
颜真卿和《报蔡明远帖》
时间:2021-08-22 08:39:23

蔡氏,在我国姓氏文化的历史当中,是一个大姓旺族,也是一个具有厚重文化底蕴的姓氏。在灿烂的华夏根文化历史进程中,曾经建立过蔡国,公元前1046年建国,至公元前447年被楚国所亡,全后历时建国共600年,历26候。

蔡国在历史的尘烟中消弥了,蔡国的忠实子民以国为姓氏,开枝散叶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在饶州历史上,颜真卿的《报蔡明远帖》,叙述了饶州鄱阳故县渡人蔡明远千里送粮的忠义故事。

唐乾元元年(758)颜真卿任饶州刺史,蔡明远任州署校尉,与颜真卿交往密切,蔡明远敬重颜真卿的为人品德,紧随着颜真卿的左右,竭尽全力相助颜真卿的工作。闲暇时分,两人常常吟诗作对,品茗相饮,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唐乾元二年(759)颜真卿奉诏调离饶州改任升州(今南京)刺史,兼浙西节度使。时逢升州闹饥荒,米价爆涨,人民流离失所,饿殍遍地。蔡明远得知后非常着急,他变卖自己的家产,同时号召学生慷慨解囊,多方筹集资金,购买了一大批救灾粮食,又全力调集船只,日夜兼程,亲自将粮食押运到了南京,为颜真卿解除了困粮之危。对此,颜真卿非常感动,于是写下了著名的《报蔡明远帖》及《蔡氏族谱序》。古人有句话非常经典:“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以权相交,利尽则弃;以义相交,地久天长。”蔡明远与颜真卿的墨迹共存于世,蔚然出了千秋传颂的史书佳话。与此同时,也给蔡氏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千年古镇古县渡镇南岸,古县渡大桥南边的引桥路段西侧,即是蔡明远后裔居住的家乡——古南社区蔡家村。蔡家村是一个有常住人口1200余人的村庄,主姓为蔡姓,其中还有部分李姓。民风纯朴,团结齐心。在解放前开谱时,鄱阳县凰岗蔡氏宗亲赠联:“看今朝蔡李二姓,论祖上本是一家。”可谓是蔡李二姓亲如手足,情同一家。蔡家村另外还有朱姓、胡姓同村,蔡家村开谱举行庆典仪式时,其他客姓也同时开谱,一村同喜,一个戏台上演赣剧,共享太平盛世。

蔡家村的地理位置好,没有古县渡大桥的时候,碗子圩圩外蔡家村后背是汽车渡口,同时也是一个天然码头。水路发达时,鄱阳县航运局鄱阳县城至景德镇市的航班船,停靠古南时,通常都是停在汽车渡口旁边。所以,因此有人说,蔡家村的码头好。

蔡家村不靠天不靠地,村民们自筹资金100余万元,将村前村后所有弄弄巷巷,都进行了水泥路面硬化,每天安排了清洁工进行及时打扫,设立了分类垃圾桶,再也看不到了脏乱差,乱石头也没有了,耕牛市场也不存在了,村前的污水塘也不见了,只让人看见一幢幢整齐的楼房。



世界蔡氏文化网世界蔡氏文化研究(北京)中心于2014年7月28日在北京成立,是正式登记合法注册的集体所有制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08306529054D。世界蔡氏文化网(http://www.sjcswh.com)由世界蔡氏文化研究(北京)中心主办。世界蔡氏文化网(http://www.sjcswh.com)以弘扬蔡氏文化,传承蔡氏文明为宗旨。世界蔡氏文化网(http://www.sjcswh.com)是一个综合性、公益性、研究性传播蔡氏宗亲文化信息的平台,为蔡氏宗亲服务。

世界蔡氏文化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sjcswh@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