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谈
她,坚定初心,不惧风雨
她,腹有诗书,气质自华
她,乐观旷达,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人文学院201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蔡澳宁同学
Q:学姐你参加的活动和比赛非常多,请问你是怎么解决面对学习与活动的冲突呢?
A:我个人以为学习和活动是毫无冲突可言的,因为在我们大学生生活中肯定不是要么都是学习或者要么都是活动,它肯定是二者相结合。学习它是一个课上的东西,而活动是一个课下的东西,只要把课上课下都高效协调好,那我们学习和活动是不存在冲突的。我认为的一个观点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当你在做某件事的时候,都要的去准确、高效、专注的去做,这样他们就不会现场冲突,而且每一件事都能高效的完成。甚至会取得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
Q:学姐,您刚才提到了一个高效专注,请问您保持关注的方法是什么?
A:我感觉是现在我们大学生保持专注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远离手机。可以把手机强制锁机之类的,或者有有些人他的自制力确实是比较强的,比如说我在规定的时间内就是不看手机,就可能真的就不看手机,这跟个人的自制力也有关系。
Q:学姐你的社会实践论文曾被人文学院评为“二等奖”,你有什么好的社会实践经验要和同学们分享吗?
A:我把这个列了三条。首先得确定方向,目标要清晰。去做社会实践,你要清晰的知道自己是要做什么。有一个基本计划,我们要怎么去做。第二就是用心去做,尽量做到最好。因为实践的时间一般都是短短的十几天。在这十几天之内,尽量每天高效的完成。第三要培养合作精神和个人奉献精神精神。因为我感觉团队的社会实践,他肯定讲究了一个团队的一个合作性。还要做一些措施预防突发性情况,注意协调避免意外发生,还要发挥带头作用,自己先做,带动他人做。前期准备工作做好了,最后你的东西,想要的东西才能得到。
Q:学姐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社会实践经历吗?
A:我一共参加了两年的社会实践。大一的时候以调研沂蒙红色文化为主,在枣庄地区组队,探索枣庄地区的红色文化,主要围绕红色文化调研,走访了红色文化周边的地区,调研红色文化带给他们经济的影响。
大二暑假参加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被团队分配到济宁参与工作,这是一个很难以搞定的社会实践。是在老师的布置的工作下,带着任务去进行社会实践,一共走访了济宁的两个区,兖州和邹城,下访十几个村子,在最炎热的七八月份,与当地的村民和当地农业局进行沟通,收获十分大。
Q:学姐,您的课余爱好是什么?
A:我的爱好是音乐和读书,音乐可以让我感到放松,听歌对我来说非常治愈,可以给我以心灵的力量。读书对我来说是精神上的提升,读书是最简单有效,性价比最高的提升自己的方式。由于个人专业原因,也会广泛涉猎书籍。我个人比较喜欢文哲类的书籍,会由于专业需要读一些文学的书,出于个人兴趣会读一些哲学方面的书。
Q:学姐对学弟学妹们有没有什么想说的话呢?
A:大一的时候大家都会有些迷茫,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知道自己想去的方向,在某一个阶段都要有这阶段的目标,最好做到不浮不躁,不骄不馁,有站在山顶的魄力,也有沉在海底的勇气,别放弃努力,也不要放弃希望,你要相信会有回报。一切都会是最好的安排。
个人简介
2018-2019学年,担任中181-2班团支书。班级获得烟台大学先进班集体。个人参加各种志愿服务组织,并且积极参加各种比赛活动,如演讲比赛,互联网+,征文比赛,写作大赛等。获得“优秀共青团干部”,人文学院书评大赛一等奖,“一入红楼深似海”征文大赛二等奖。积极组队参与社会实践,在2019年暑期实践探索红色文化,团队被评为“人文学院优秀团队”个人被评为优秀实践个人,社会实践论文获得人文学院“二等奖”。2019-2020学年,担任中181-2班班长、烟台大学阅读与心灵研究成长中心宣传部副部。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2020-2021学年,担任中181-2班长,获得人文学院网络知识竞赛一等奖,四史知识竞赛一等奖。除了开展班级工作,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获得2019年“普译奖”英文写作大赛优秀奖,全国高校传统文化知识竞答山东省一等奖,并获得“卓越之星”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