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艺术
当前位置:首页 > 书画艺术 > 文章正文
清华美院书法博士蔡梦霞和她的“丑书”
时间:2021-10-11 19:26:58

何为美?何为丑?世间万物都对美有着自然而然的向往,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美都会有不同的审美。很多追求艺术人在抛开世俗的眼光时,所创造出来的自己认为是极致美的事物往往不被人理解,也不被世人接受。

再者,艺术往往来源于生活,不管创作者的才华、能力有多强,做到雅思共赏才应该是艺术家们的最终的目标。在国画界,齐白石老爷子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不似为欺世,太似为媚俗,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也正是这句话让国画界的工笔与写意之争有了盖棺之论,而齐白石将写意和工笔两者都练到了极致,作画时信手拈来,工笔与写意都融洽在同一幅画中。当然,此话不仅仅对于国画很受用,在书法界也有太多备受争议的事件或许也能用此话来化解。

书法自古以来都不是普罗大众能够欣赏得了的艺术作品,古时能够受到教育的人只是一小部分,能被称得上是书法家的更是凤毛麟角了。而如今,大家都能有幸阅读书籍、表达思想、甚至和古时的贵族一样练习书法。

但更多的时候,并不是写得好、画得像,就能被称为书法的。只是书法一直存在着割裂性的争论,一直模仿古人,被称为生硬呆板,没有自己的魂;自我创造,又会被耻笑基本功不扎实,笔法混乱。

            

不过,就在两派争论不休之际,“异军突起”的“丑书”却让所有人都惊掉了下巴。尤其当这些丑书经过媒体曝光和宣传后,很多老百姓一时间都没有办法接受,纷纷发问,这写得像“鬼画符”一样的字也能被称为书法?

尤其是当一位名叫蔡梦霞的美女书法家也频频展示出自己的“丑书”作品时,人们则更加无法接受了。蔡梦霞何许人也?她可是正儿八经的书法“科班生”,出生于1972年,并于1997年取得了中国美术学院本科学位。

但这并不是结束,蔡梦霞在之后的时间里,又先后拿到了中央美术学院的博士学位和清华美院的博士后学位。全国“八大美院”,蔡梦霞独占3所,而且还在几乎被男性垄断的书法界开辟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其中艰辛可想而知。

就在2002年,蔡梦霞还成为了参加流行书风展的唯一女性书法家。但2005年的时候,本来精于传统书法的蔡梦霞在遇到被称为是“丑书大家”的王镛教授后,便对“丑书”产生了 迷恋,并且还拜得王镛教授学习书法。

也是从那以后,蔡梦霞发出来的作品让人越来越没有办法接受。俗话说“字如其人”,可每次参加展会,观众们在见到其本人后都忍不住吐槽:“人长得美,但这字实在太丑!”对此蔡梦霞也毫不犹豫地反击称自己学的就是“丑书”。

既然是“丑”,那便不能用寻常审“美”的眼光来看待,但突然有这么一种反传统的书法冒出,并且还被一小群人称为艺术,难免会让人感到不适。“丑书”的开局是绝对劲爆的,但也让很多人都诟病有“指鹿为马”之嫌。

事实上,真正的丑书并不丑,它早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比如被誉为是稀世珍宝的近代书法家陆机的《平复帖》就是丑书。但人们在看到这份丑书书法的时候,并不觉得不适,反而认为陆机的笔意婉转,字里行间还透露出陆机在写信时“恐难平复”的担忧的心情。

            

真正的丑书比传统的书法也要更加困难,尤其在清朝年间,丑书兴盛了起来,各个书法家写丑书也并不是为了比“丑”,而是为了表达打破传统的精神。能写得出具有神韵的丑书的人必定是传统书法已经练习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又不想墨守成规,才会有的结果。

只是如今一部分人将“丑书”作为一个流派来学习,“反传统”的口号也越吹越响。在传统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新才的确能受到人们的尊重,但“丑书”却是完全“反传统”的一种书法,自然会受到很多人的批评与不解。

王镛与蔡梦霞的“丑书”的书法的好坏暂且不论,但市场上的确出现了太多打着“反传统丑书”的旗号,以“丑书”来迎合部分人的猎奇心理,来让自己出名的书法作者。当一个小众的圈子在金钱的带动下成为了一种大面积的现象,丑书就变得“丑恶”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sjcswh@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