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闻名全国的钧瓷之都禹州市,在禹州市的褚河镇,经常可见一个走路“颠簸”的年轻人,走街串巷为孤寡老人免费服务的情景,人们见状,都说:“一个残疾人能想到更需要帮助的人,能给更多的人带来温暖,这种精神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实在可贵。”
人们所谈的这个年轻人,就是褚河镇蔡庄村的二级残疾人蔡占锋。
与许昌市戏剧团胡小亮先生亲切合影
蔡占锋,一米六八的个头,身材瘦而单薄,穿一件藏蓝色休闲服,谈起话来思维敏捷,滔滔不绝。他就是身残志坚,对社会心存大爱,无私奉献的追梦人。
人的一生往往不可捉摸,这一刻也许还是活蹦乱跳,但下一秒可能就会出现灭顶之灾。蔡占锋就是这样,2005年2月,风华正茂的蔡占锋被突如其来的一场意外医疗事故致残,终身留下了双腿走路“颠簸”,重体力活不能再干的遗憾人生。
美好的生活一下子打入了生活的泥坑。这个金子般的年龄,正是成家立业豪横天下的最佳年龄,受到如此打击谁人能受得了。
蔡占锋的家比较清苦,姊妹三个,蔡占锋是老大,下面是弟弟妹妹,父母在家务农,靠抠土挖泥出力挣钱。面对这样的家庭背景,蔡占锋没有一蹶不振,而是更加坚定了生活下去的勇气,他知道只有自己坚强有出息才能博得人们的掌声,才能活出精彩的人生。
他先从知识上武装自己。他先后在许昌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进行函授学习,学习很苦也很累,但蔡占锋以坚忍不拔的顽强毅力“闻鸡起舞”发奋苦读,把所有的课程读完,并通过考试拿到了本科毕业证书。
知识就是力量。2011年6月,郑州一家媒体广告部招聘精英,得知信息,蔡占锋前去应聘,遂被录用。为让自己的成绩出色,他在办公室联系业务后,骑上电动车不顾行动不便,亲自上门沟通,加深感情,并把自己的客户制作成表格化,统一管理,采取嘴勤退勤手勤的“三勤”服务,他的成绩在单位非常辉煌,独占鳌头,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正当蔡占锋干的出类拔萃时,老家镇上的妇联领导给他打来了电话,说是招聘残联专职委员,在乡政府上班,可为更多的残疾人服务了。能服务残疾人这是蔡占锋的梦想,蔡占锋在媒体期间就曾经和郑州某报社的志愿者一道不断到孤寡老人家中帮忙,他给老人做家务活,择菜、剪指甲、聊天、打扫卫生,有一个70高龄的张大妈还夸赞他是个好青年,得到他人的赞美对自己是最高的褒奖。
能对他人帮忙也是自己人生价值的体现!
于是,蔡占锋就迅速返程,经过遴选,他以自己的独特优势成功应聘,并开始了献身残疾事业的精彩人生。
先看两个例子:
例子一:蔡占锋进入镇残联工作的第二个月,有一天,他在禹州市的贴吧上看到了一个叫韩某某的年轻人出了车祸,重伤,从禹州人民医院转到了省一附院,急需用钱。这个信息是韩某某的姐姐在贴吧上发的,当时很多读者也都看到了,但最后能以惊人的壮举为韩某某帮助的是蔡占锋。蔡占锋组织了曾在郑州的几个志愿者朋友,在郑州的某一位置,手执喇叭发动爱心捐款,他还把自己两个月挣来的2950元工资钱一下子捐给了韩某某。当时,有人提出来说:“占锋,你不用捐一分钱,你家日子难,你还是拿上给家里贴补吧。”蔡占锋却很平静地说了句“韩某某是个重症患者,救他的生命要紧,钱要用到刀刃上。”话语一出,一行人都伸出拇指点赞!
例子二:在褚河镇某村有位抗战老兵今年90 岁,孩子不孝顺,孩子认为父亲年纪大不会赚钱,是家里负担,经常横挑鼻子竖挑眼说父亲是家里累赘,甚至在零花钱上也不给花,老兵气得柱着拐杖气喘吁吁来到了镇残联,一把鼻涕一把泪把家里的事儿说了说,蔡占锋一听,一边通知孩子们到残联,一边通过他的关系联系深圳的一家民间组织,在他的牵线搭桥下,某公司怀着对老兵的憧憬捐款两万元,给老兵的家庭解了个“火焰儿”,老兵的家庭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家庭和和美美,其乐融融。之后,蔡占锋还关注了王村的吴某套,寺后王村的王某忠,张王村的张某春等老兵,建立了老兵微信群,现在参与人员291人。他也因此成为禹州市关注老兵志愿者第一人。
正当蔡占锋为镇残联踏踏实实工作的时候,应聘的合同到期了。
此时,一般的人可能会沮丧无所事事,但对于一个生活的强者,蔡占锋回到家中,通过仔细的观察和网上的查阅,他发现当地手工编织的一项业务能赚钱,于是他成立了“春天手工坊”,并召集来二三十号人工作,他通过熟悉的网络把产品推销出去,随着规模的扩大,蔡占锋注册成立了个禹州市湘雅贸易有限公司,又组织三十多名残疾人创业,解决了很多家庭的经济问题。
作为创业的耕耘者,作为爱心的奉献着,每年蔡占锋都要为许昌市中心血站献血,到敬老院捐款,到孤儿院看望孩子们,拿出真金白银做实实在在的事儿。许昌日报曾用《用爱心延续生命》专题做题目进行报道。
蔡占锋关爱空巢老人,从2012年开始到现在,每年农历7月27日为村内空巢老人献爱心,送戏,至今已经十届,空巢老人提起蔡占锋众口一词地说:“蔡占锋,一个残疾人挣钱恁难,还能拿出钱来给我们服务,真比自己的亲生儿子都强。”
蔡占锋的感人事迹枚不胜数,在蔡占锋的身上有一股催人奋进的正能量,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在谈到以后的生活时,蔡占锋笑呵呵地说:“为打造颍河文化小镇,我决定在以后的乡村振兴上,利用好我的各种人脉资源,包括人民大学全国校友会及河南校友会的力量,辛苦工作,全力奋斗,让我的人生价值再一次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