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岁月,勤劳善良憨厚的父母辛苦的养育着我们哥仨。中学毕业老小的我,积极报名参军离开了生我养我的家乡,去了远方左权将军曾经战斗过的太行山区。
在开往平原大地邢台的列车上,年轻稚嫩的脸庞,战友们互相寒喧着,行李架上大包小包都是参军上车时与亲人们告别时送的吃的、用的物品;我的包裹里则是满满的书,除了爱看书、喜欢音乐,就是旅游了。青春年少的我,梦想只有在现实生活中改变着自己,希望有朝一日能怀揣梦想去把世界环游个遍,探寻世界无尽的未知。那首《走四方》的经典老歌就是我梦中的告白。
天黑漆漆的,半夜三更的我们由一辆辆绿色的军卡车由火车站输送到了一个四周是农田的营房。这里是太行山左权将军战斗生活过的地方……
1942年5月,3万余名日军发动了所谓“第二期驻晋日军总进攻”,妄图一口吞灭华北抗日指挥中枢八路军总部。5月25日,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等机关在麻田以东的山岭地带正面临敌军包围,面对严峻的敌情,左权将军奋勇承担指挥突围重任,指挥被围的八路军掩护部队奋起应战。万余敌兵从四周紧缩包围圈,6架敌机轮番轰炸,左权将军临危不惧,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在硝烟弥漫的前线,镇定自若地指挥突围,彭德怀、罗瑞卿、杨立三以及近万名人员跳出了敌人重兵合围,当左权将军和最后一批人员突围至十字岭垭口时,战情万分危急,他一边让身边的同志快快下山,一边命令贴身警卫员离开他去抢救重要文件,一颗炮弹飞来,他让战友趴下,自己站着指挥部队突围;第二颗炮弹飞来,他仍站着指挥战友趴下;当第三颗炮弹落到他的身旁,他倒地时仍保持着指挥别人趴下的姿势。年仅37岁的左权将军鲜血涂地,壮烈牺牲。
我们这些近千名新兵脚踏着英雄的足迹来到这里,继续踏着老一辈革命军人光荣传统的步伐,由齐步、正步、跑步的队列训练到体能负重、刺杀、打靶等军事业务科目训练就打这儿开始了。“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时,训练的苦与累,闲暇之余,便按时写信把对亲人的思念及战友间训练学习的苦与乐一并写给亲人,所以特别珍惜那个时代写信的时光。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又是一年当兵入伍时。每当12月份,各军种部队陆陆续续的开始退伍征兵时节了。抖音、快手等微视频及新闻媒体不断报道军人退伍征兵时战友及新兵入伍与部队战友亲人依依惜别的画面。总是禁不住眼泪涟涟……
看到一幕幕战友恋恋不舍昔别军营或新兵入伍离开父母亲人踏上远去的他乡,都会情不自禁泪流夺眶。有人问我心里是啥滋味儿,我说你没有当过兵不懂战友情,自从有了战争,就有了战士,自从有了亲人就有了战友,多少人仰慕这种至亲却不解缘由,其中又有多少人赞颂这份至爱情缘,却没能把它说透,什么是战友?战友是朋友却高于朋友,一个战壕里摸爬滚打,同生共死把承诺坚守。这种天天在一起摸爬滚打、结下的无私纯洁的兄弟情让我至今难忘,时常想起,有时夜不能寐……
我也是一名80年代应征入伍的新兵锻炼成长为一名30多年兵龄的老兵,期间征过三次兵。那是1999年11月,部队领导安排我去革命老区江西宜春征兵,到了当地武装部,拿出介绍信,部长遵照上级的军力安排部暑,我被分配到宜春地区武装部征兵。来到当地武装部,武装部长及军事科长等人很是热情,为我们各军种接兵团的干部们开了个会,把当地风土人情及地方的优秀青年报名应征参军政审及体检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汇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武装部的军事科长先后把征兵站上体检的名单给我们征兵干部手里。
军事科长带领我们对政审、体检合格的青年一一进行家访。革命老区青年的参军报国热情高涨,每到一户家访就能深切地从“老表”的口中感悟得到家长们那种急盼从军的神情,当地方言老表的乡音我听得不是太懂。按照填报政审地址军事科长带我来到了一户家中,稍等一会儿,一名家长得知来家征兵消息,匆忙从外地赶回家里,乡武装部的工作人员介绍了家访情况,小伙子中等个儿,中学毕业,一家只有三口人,我从家庭收入状况以及实际情况做了个把小时的详谈后,非常热情的“老表”端上一碗白开水(白糖及一颗熟鸡蛋)敬我。武装部长跟我解释说这是当地人的习俗,喝下去就要把他的孩儿带到部队。我只有诚恳地向“老表”表达感谢之意。
由于武装部及体检医院方与接兵三方没有签字,家庭状况以及当地街道办等方面只是家访,不能向每个“老表”家人做最后的表态,只有向“老表”敬以歉意。
“战地”黄花芬外香,满山盛开的黄花菜艳丽无比,军事科长与我步行翻过一座山来到了另一户农家,房子依山而建,院落不太大但很干净,这是四口人的家庭,小伙子个儿有1.65米左右,高中毕业,人很精干,军事科长与我在座谈中了解到该家庭哥俩个,这个踊跃报名参军的小伙子很机灵,没等我问完他为什么想参军及特长时,便拿出自己画的得意之作——牧归图作品来,使我对这位小伙子印象很深。部队需要征来的人才很多,比如会理发、打篮球、吹乐器以及书法等等。我说这画儿不错,我喜欢你的爱好,这小伙儿说送给我留作纪念,我欣然接受了。
家访在走村串户中不知不觉半个多月时间过去了,近百名的家庭状况摸排接近尾声。一天,一名看起来有一米八多高的很英俊,身材魁梧的小伙子突然带着两条烟及一个鼓鼓的牛皮袋找到我的住处,问清缘由才知,这名青年当兵心切,由于胳膊上刻有纹身,好几个家访过的部队领导都被拒绝。我给这位青年小伙儿讲明部队征兵政策,纹身是绝对不允许参军的,我相信这个小伙儿是好青年,只不过由于好奇和新鲜才刺纹身而已,我与小伙子推心置腹,说明部队纪律,纹身可以去除掉的,来年还符合征兵年龄,我希望你抓住最后的一线机会…
一晃到了集中启程乘军列火车的时候了,武装部长要求我在启程前对这些新兵讲话。在即将乘军列上车时,面对近千名即将入伍的新兵,我从自身当新兵到部队的锤炼,部队大熔炉,党培养至今感慨万千,立志报国是军人的本色…,一人当兵全家光荣。新兵在阵阵掌声中,胸戴大红花面对家人及亲友们的欢送中登上了远去的列车。
时光荏苒,如今,我带过的兵在各行各业成为骨干,有的成为部队领导,有的当了老板,有的当了村书记…。如今,战友们不忘军人本色,用军人的血性与担当默默地在各条战线上发挥着退伍不褪色的“新长征突击手”的作用……
我骄傲,我、我的战友们的青春有穿过军装的样子。
作者简介:
蔡凤武,河北兴隆人,1986年参军入伍,原武警张家口市消防支队退休警官。文章常发表在中国乡村、消防界、人民公安等报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