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眼里,门当户对是爱情和婚姻的基础。因为只有出生相似、教育背景相仿的人之间才会有共鸣,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更有可能相契合,从而能携手共度幸福人生。
但是对于河南的蔡小华来说,从来没有什么门当户对,有的只是“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的真情实意。他被女外教的19封情书打动,随后二人结婚,并定居美国。他和妻子的爱情跨越了国籍,跨越了阶级,也跨越了年龄。现如今他们的生活幸福美满,而蔡小华也在美国过着“相妻教子”的生活。这是一段怎样的跨国奇缘?
苦涩人生
蔡小华出生在河南驻马店梁祝镇的一个小村子里,他是家里的老大,还有几个弟弟妹妹,因为家里世代务农,所以从小他的生活都过得很简朴,可以说只能顾得上温饱。正所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蔡小华在刚上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帮助家里分担农活、家务,他会在父母都在地里干活的时候,做好晚饭等他们回来,也会帮妈妈带襁褓里的妹妹。可是即便是如此懂事的让人心疼的孩子,还是没有留住他的母亲。
或许是生活的重重重担压得这个女人喘不过气来,所以她不顾一切地抛下了子女,永远地离开了村子。那时候蔡小华才6岁,不谙世事的他不知道的是,自己将再也见不到母亲了。
但是无论怎么艰难,生活还是要过。为了能尽早地帮衬家里,也因为他的学习成绩不太好,蔡小华初中还没毕业就辍学了。和村里的大多数青年一样,他踏上了南下打工的旅途。那时候正值改革开放,所以广东那边有非常多的就业机会。
经过熟人介绍,他进了一家电子厂当流水线工人。日复一日重复的工作、嘈杂闷热的工作环境并没有让他退却,因为他知道电子厂的工资比一般的厂都高,能寄更多的钱回家是蔡小华坚持下去的动力。
可是好景不长,因为改革开放的红利,各大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让蔡小华所在的电子厂很快便失去了竞争力,最后因经营不善而倒闭。无奈之下,蔡小华只好另谋出路,后来他去过建筑工地搬砖,也去过服装厂当工人,而在服装厂的工作期间,他认识了第一任妻子。
相仿的年纪、相似的经历让两个在异乡奋斗却孤独的人很快走到了一起,并且顺利地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本以为相爱就能相守一生,但是残酷的现实却狠狠地扇了蔡小华一巴掌。
婚后,他和妻子有了一个女儿,生活的压力也陡然剧增。他和妻子之间的感情也被时间和琐碎的生活消磨殆尽,二人时常因为钱而争吵。最后在蔡小华身上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妻子选择了离婚,并带着女儿离开了他,那年蔡小华35岁。
可以说蔡小华这35年的人生是苦涩如歌的,但是蒂凡尼的出现却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
19封情书
那时候,蔡小华刚应聘上广州中英双语学校的保安,他主要负责学校门口的安保工作,因为这份工作比较清闲所以他十分珍惜,待人也非常热情。
一天,一个金发碧眼的年轻女孩走向蔡小华,询问他校外有什么好吃好玩的。女孩用蹩脚的中文与他交流,而蔡小华也耐心地回答她,他觉得眼前的这个女孩很温柔。而蔡小华的态度也让蒂凡尼倍感亲切,因为她身边的中国朋友都比较拘谨,而蔡小华是她认识的中国人中,最朴实也是最热心的。
就这样,二人在第一次相遇后,都给彼此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后来,每次蒂凡尼经过大门的时候,都会微笑地和蔡小华打招呼,一来二去间,两人成为了好朋友。
蔡小华会教蒂凡尼中文,也会在她生病的时候,无微不至地关心她。这让蒂凡尼动心不已,但是在蔡小华看来,这只是朋友之间的关心,因为他不敢奢望一个家庭富裕、年轻貌美的外国姑娘会对自己倾心。
怎料,蒂凡尼确实动心了,而且还陷入的很彻底,她向蔡小华表白了。这无疑让蔡小华震惊不已,他觉得自己配不上女孩,便一五一十地交代了自己的第一段失败的婚姻,同时祝福蒂凡尼,告诉她会找到比自己更适合的爱人。
为了让两人的关系降温,蔡小华还特地去了云南看自己的女儿,但是再次返回学校的他却惊呆了。原来,蒂凡尼在他离开的那段时间,每天都会给他写一封情书,掺杂着拼音和英文,一共19封情书,每封情书里都是浓浓的爱意,这也让蔡小华终于决定正视自己的感情。
两个无论是教育背景还是生活经历都相差悬殊的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相妻教子
2008年,蔡小华和蒂凡尼在河南注册登记结婚了。并且在蔡小华的老家梁祝镇办了一场盛大的婚礼,婚礼上蒂凡尼身着红色旗袍,美丽动人。这让村里人都惊讶不已,35岁的蔡小华竟然能娶个年轻貌美的洋媳妇。
婚后不久,蒂凡尼怀孕了,难以适应中国医院的她决定回美国生产,因为她的父亲在美国,这能让她更安心。为了能更好地照顾妻子,蔡小华也去了美国。
女儿出生后,为了能让她接受更好的教育,夫妻二人决定定居在美国。而蒂凡尼也找了一份教师的工作,蔡小华则因为语言不通,在家努力学习英文,并“相妻教子”,妥妥地当上了全职奶爸。
小结:
现如今,蔡小华和蒂凡尼的女儿和儿子都分别12岁、9岁了。孩子长大后,蔡小华也在当地办了一个小型的汉语培训班,一家四口的生活越来越好。
而蔡小华的故事也向我们证明,原来有时候爱情真的能跨越国籍和年龄,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